搜尋此網誌

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

250502 沈浸在紐約大學的喜訊中的一星期

這星期得知學生要去紐約大學讀大一、也有以前/高中很像不太喜歡讀書坐不住的學生要去紐約大學讀碩士。



視訊的這幾年帶過的學生並不比經營教室時期少,我並不知道他們的模樣、卻時常跟他們的父親母親大人傳訊息、甚至知道他們家的寵物的個性、家人的風格、成長的喜悅跟哀傷。這位紐約大學的大一新鮮人我從未見面,但是我們經歷了(不太順利的)國際學校轉學(連考試機會都沒拿到)、SAT, TOEFL, 我幫忙寫了(不太有作用的)推薦信。


而康橋的學生以前來我的教室上課,感覺好像坐不太住,倒是一直交女朋友;有一次上課臨時請假竟然說老師我正在做頭髮。沒想到去美國讀了四年大學後,竟然想要深造讀研究所、自己有興趣的方向。小孩真的長大了,往好的方向。真好啊。


有的自己很拼、有的在國外找到了想探索的事,共同的特點是有情緒穩定的家長、充滿了鼓勵、優異的家庭資源。這一切都是幾代人幸運跟努力的匯聚,希望他們在衝刺個人成就、享受自己的人生的同時,也能夠加減造福社會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從來不會有一個台大家長跟小孩說:好好學習,以後當補習班老師。加上我自己的價值觀,也不覺得這是什麼好工作。我服務的都是台灣、世界上最富裕的一小撮人,實際的參與了貧富差距的擴大,我感到罪孽深重。我小時候想學什麼、補什麼都匱乏,我今天竟然在教最富裕的人的孩子。如果真有緣分一場,我就盡力教,但也不強求。


以前我直覺地以為發起革命的人是被折磨得最痛苦的人,但其實世界上會發起改革、改變社會的人,都是可以自己過得好好的人,譬如去美國當他的醫生、在自己安穩富裕的家庭裡、家族的企業裡守成即可。世界富豪大多家裡本來就是富裕階層。最痛苦的人為生存而奔波、沒有良好的教育跟時間餘裕,來滋養長遠的思考,所以無法推動大規模的改變。天生有餘裕、生活過得好的人,如果有覺醒,是改變世界的種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