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傳訊息來報喜,感覺是被爸媽「建議」的,可以預期的情況是接下來再回訊息就是很多天、或是幾個星期之後(梁朝偉的苦笑)。阿姨是開心的。看過一個新聞數據,大概是台灣收入錢20%的家庭的孩子中,每4-5個孩子就有一個上台大。是有這麼容易進?不過想想現在少子化,6月台灣出生人口歷史新低8xxxx⋯⋯。督促我一定要來開發副業,瞄準高齡化客群,有鑒於台灣現在有50%以上的人口在45歲以上。
就讀台大期間就有體感同學的家庭條件大多比社會平均好,但是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,代表著什麼呢?這個月的平均薪資來到的6.5w, 那是不是有80%以上的人達不到平均呢?好比站在仁愛路跟信義路上,會感覺人均寶石姐雙B。
過得好的人走在路上是安全的嗎?單純乾淨善良的孩子沐浴的是什麼樣的社會氣氛呢?種姓制度化的趨勢。未來發展的願景是什麼呢?